个人信息被当成非法牟利“商机”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1-03 03:24

“快速贷款、低息免息、随借随还……”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都接到过陌生号码打来的贷款推销电话或是发的短信,对方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能准确报出你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等。这些公民个人信息他们究竟是如何得到的?

前不久,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检察院就办理了这样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张某及其妻子李某6年倒卖公民个人信息6000余万条,非法获利6万余元。3月29日,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张某、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4万元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7万元,依法追缴共同违法所得。

9月,办案检察官对该案缓刑人员李某进行了电话回访,李某表示:“我现在认识到自己从前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多大的困扰,我一定吸取教训,好好生活,把孩子养大成人。”

2016年11月,曾在某银行网点工作过的张某,发现一些贷款中介有客户需求,就想通过给这些贷款中介提供客户信息挣点“外快”。张某加了一些贷款QQ群,并在群里发广告,表示自己手上有一批客户资源,很快有人加张某为好友。

张某向贷款中介提供客户名单,如果和客户谈成了,贷款中介就给张某提成。但因为他提供的客户都是随机的,即便贷款中介和客户谈成了,他也很难及时了解情况。没有捞到什么油水的张某决定直接将手里的公民个人信息卖给贷款中介。

张某早期卖出的电话号码都是没有姓名的,后来贩卖的电话号码不仅有姓名,甚至还有工作单位等信息。那张某手中如此详细的个人信息从何而来?

原来,张某用自己和妻子的手机号注册了某App的会员,通过搜索关键词的方式批量导出App内包含公司法定代表人姓名、电话号码、公司名称等个人信息。该App允许VIP会员每日下载的个人信息量是5000条,张某夫妻二人分工明确,张某负责在QQ群里拓展业务,并和贷款中介谈好价格,后由李某下载好信息,通过邮箱发给客户完成交易。

办案检察官介绍,“通过进一步审查分析张某的聊天记录和交易流水,我们发现这种有名字和电话的信息单价要更高一些,一般是打包售卖,以800条为一组,每组580元。”此外,张某偶尔还将自己手中已卖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其他“同行”进行“资源置换”,予以二次售卖。

2022年10月,公安机关根据摸排到的线索,对张某和李某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立案侦查,并于10月31日将张某抓获归案,李某于同日投案自首。2023年6月,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至成华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审阅卷宗材料,检察官发现该案中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条数和获利金额并不明确。为查明犯罪事实,该院委托司法鉴定中心对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数量再次进行去重统计,并制作补充侦查取证提纲,引导公安机关按照时间线,对银行卡、支付宝及微信账户中的资金流水进行梳理,重新核实非法获利金额。

经查,2016年11月至2022年10月,张某和李某通过注册某App会员、网络搜索、与他人交换等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通过邮箱将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予以出售。经分类去重统计,二人通过上述方式共出售有姓名的电话号码6000余万条,非法获利6万余元。

2023年12月5日,成华区检察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张某和李某提起公诉。2024年3月29日,法院经两次公开开庭审理,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作出如上判决。

首页
评论
分享
Top